第264章
781.【简】
(三)原则,原则性。跟"权变"和"灵活性"相对。左传桓公十一年:"权者及於~。"礼记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曰:修身也,尊贤也……。"柳宗元断刑论:"~也者,常也;权也者,达~也。"(达经:实现这个原则。)
(四)经历,经过。文心雕龙物色:"虽复思~千载,将何易夺?"白居易长恨歌:"悠悠生死别~年。"
(五)度量,画分。周礼天官冢宰:"辨正方位,体国~野。"(体:分。)诗经大雅文王:"~始灵台。"又:"~之营之。"(营:标记,表记。)引申为治理。周礼天官大宰:"以~邦国,以治官府。"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国之大业。"[~营]谋画,安排。文心雕龙丽辞:"奇偶适变,不劳~营。"杜牧阿房宫赋:"燕赵之收藏,韩魏之~营。"[~纪]主持,操持,治办。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又将~纪其家。"
(六)悬起来,悬挂。特指自缢。论语宪问:"自~於沟渎而莫之知也。"史记田单列传:"遂~其颈於树枝,自奋绝脰而死。"(脰dòu:脖子。)
780.【典】
777.【匪】
(一)竹制的器皿,筐子之类。孟子滕文公下:"东征,绥厥士女,~厥玄黄。"(绥:安定。"匪"用作动词:用匪盛着。玄黄,指各种颜色的帛。人们用匪盛着帛迎接周武王。)这种意义也写作"篚"。尚书禹贡:"厥篚织文。"(文:锦绮之类。)
(二)不,不是。副词。诗经卫风氓:"~来贸丝。"又木瓜:"~报也,永以为好也。"[~人](1)不是自己亲近的人。易经比卦:"比之~人,不亦伤乎?"(2)行为不正的人。李朝威柳毅传:"不幸见辱於~人。"注意:古代的"匪"不当"土匪"、"匪徒"讲。
778.【厥】
(一)代词。他的,它的。贾谊吊屈原赋:"遭世罔极兮,乃殒~身。"萧统文选序:"自炎汉中叶,~涂渐异。"
(一)简册,重要的文献,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八索、九丘。"(三坟:三皇之书。五典:五帝之书。八索:有关八卦的书。九丘:九州之志。)又十五年:"司晋之~籍。"(司:主管。晋:晋国。)引申为前代的典章、文物、故事。左传昭公十五年:"数~而忘其祖。"(数:讲说。祖:指先人的事业。)[会~]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之类的类书。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官书会~。"现代有双音词"~故"。又为应遵守的规则、法则。文心雕龙情采:"孝经垂~,丧言不文。"引申为礼节,仪式(后起义)。如说"开国大~","盛~"。
(二)法律,法规。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有~有则,贻厥子孙。"曹操败军抵罪令:"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也。"〔~刑〕(1)刑法,常刑。尚书舜典:"象以~刑。"后代有成语"明正~刑"(处以死刑)。(2)旧的法度。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刑。"引申为可学习的楷模,模范。文天祥正气歌:"~刑在夙昔。"这个意义也写作"~型"。苏舜钦代人上申公祝寿诗:"人思奉~型。"
(三)典雅。指文章有文献可依,且规范而不粗俗。萧统答玄圃园讲颂启令:"辞~文艳,既温且雅。"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正,不从流俗。"
(四)守,主管。尚书舜典:"命汝~乐。"汉书霍光传:"还乃为~属国。"三国志吴书是仪传:"专~机密。"古代官名凡带"典"字的,都是表示它的职掌。如周礼所载的"~瑞"、"~丝"、"~祀"等。
(五)典当(dàng),用实物作抵押,向高利贷借钱(后起义)。杜甫曲江诗:"朝回日日~春衣。"
(二)语气词。司马迁报任安书:"左丘失明,~有国语。"
[辨]其,厥。"其"与"厥"虽是同义词,但用途广狭不同。"其"字后面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动词,也可以是整个动宾结构;"厥"字后面只能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贻厥孙谋")。又,"厥"字带有存古性质,后代往往只用於成语中,不能像"其"字那样自由运用。
779.【经】
(一)织布纵线为经,跟"纬"(横线)相对。常用作比喻。文心雕龙情采:"故情者文之~,辞者理之纬。"又:"~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引申为道路南北走向的为经(东西走向者为纬)。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九纬。"中医学於人体气血循环通路的主干叫"经"。如"~络","~脉"。
(二)经典。封建社会,统治者於体现本阶级最高思想准则的著作称为经。西汉起,尊儒家的著作为经。汉书艺文志:"诏光禄大夫刘向校~传诸子诗赋。"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出入~史百子。"后来有"五~"、"九~"、"十三~"等名。引申为各种学术思想流派对本派权威性著作的尊称。如"道德~"、"佛~"、"太平~"等。又为某种专门著作的名称。如"水~"、"黄帝内~"、"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