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美学 > 第89章

第89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序论总论象征型艺术

①②即抽象的凭知解力的看法,与上文“形象翻译”对立,人到认识自己是

主体而外物是对象时,对客观世界才开始有较客观的反映,也才有散文意识。

-----------------------------------------------

62

第二卷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从·客·体或对象方面来看,艺术的起源与宗教的联系最密切。最早的艺术作品都属于神话一类。在宗教里呈现于人类

理想与现实尚未分裂。这段话的大意:人与自然一体时还没有惊奇感;人完全认识自然时已不复有惊奇感。只有在这两阶段之中,即主体与客体尚未完全分裂而矛盾已开始显露的时候,人才有惊奇感。观念(Vorstellung)指意象,即对于一类事物所获得的一种总的印象,但还不是抽象的概念。这个词也可译为“表象”。

①②

④即不用思考的感性认识能力。

是已在企图使观念与形象在这种结合中互相适合。正是这种中间状态形成诗和艺术的立场,与散文性的知解力相对立。因此,只有在主体精神自由的原则实现于它的抽象的和真正具体的形式时,也就是只有在罗马时代和近代基督教世界里,完全散文性的意识才能出现。

其次,象征型艺术所努力追求的,而且一旦达到,它就不再是象征的那个最后分界点就是·古·典·型·艺·术。古典型艺术虽然找到了真正的艺术表现,却不是最早的艺术类型,它须有象征型艺术的许多转化和过渡阶段作为它的先行条件。因为适合古典型艺术的内容意义是精神的个性,而精神的个性,作为绝对与真实的内容和形式,只有在经过许多转化和过渡之后,才能呈现于意识。艺术在起源时在内容意义上总是抽象的,未受定性的,精神的个性却须本身是真正具体的。它是由自确定的概念(本质)体现在适合它的实际存在里,这概念只有在把它所调解的两个抽象方面的片面性消除(否定)掉之后,它才能变成可以掌握的。如果这一点做到了,概念既已按照它的本质现为整体了,上述那些抽象的方面也就消除了。①这就是古典型艺术的情况。古典型艺术结束了艺术象征和崇高的趋向,因为精神的主体性既然本身就带有适合它的形象,正如自确定的概念也从它本身里产生出适合它的具体的实际存在。到了艺术找到了这种真正的内容因而也就

①古典型艺术表现精神的个性,精神的个性消除了内容与形式,内在方面

与外在方面各自的抽象性和片面性,才达到这两方面协调一致的整体。

-----------------------------------------------

-----------------------------------------------

序论总论象征型艺术

52

意识的是绝对,尽管这绝对是按照它的最抽象最贫乏的意义来了解的。这种绝对最初·展·现为自然现象。从自然现象中人隐约窥见绝对,于是就用自然事物的形式来把绝对变成可以观照的。这种企图就是最早的艺术起源。但是即使从这方面来看,艺术也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会出现:人不是只从现成的现实事物中直接见到绝对而就满足于神性的这种实际存在,而是要由意识·本·身既产生出从本身外在的事物中所得到的对绝对的认识,又产生出或多或少地符合这种认识的客观形象。因为艺术必须有一种通过心灵来理解的内容意义,这种内容意义固然直接显现于外在事物,而这外在事物却不是现成的,俯拾即是的,而是·由·心·灵·创·造·出·来,既能用以认识那内容而又能用以表现那内容的。所以只有艺术才是最早的对宗教观念的形象翻译,因为只有到了人成为精神方面的自觉者,摆脱了生活的直接性①,从而获得了自由,认识到客观世界是外在的,和自己对立的时候,人才会对客观世界有散文性的看法②。不过这种主体与客体的辨别是比较晚的事。对真实界的最初的认识却处在完全沉没在自然中的无心灵性(不自觉性)和完全从自然中解放出来的心灵性这二者之间。在这种中间状态里,心灵(精神)之所以只能用自然事物形象去表现它的观念,是因为它还没有取得一种较高的形式,但

即摆脱了自然蒙昧状态的生活方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