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13
b)崇高的象征方式①
通过上述发展过程,前此被个别感性形象所掩盖,或多或少地含糊不清的内容意义就终于挣得自由,因而能独立地明显地呈现于意识。从此真正的象征关系就消失了,由于绝对意义既已被理解成为满布于全部现象世界中的普遍的·实·体
②,崇高的象征就作为表现实体性的艺术而出现了,它代替
了前此单纯象征的幻想性的暗示,歪曲和谜语。
这种象征型艺术虽然也隐约感觉到所用的形象不适应,却无法弥补这个缺陷,只能借助于歪曲形象,使它变成漫无边际地巨大,来产生一种单是数量方面的崇高印象。因此在这个阶段里我们所见到的世界充满着纯粹的虚构和难以置信的使人惊奇的东西,我们还见不到真正美的艺术作品。
3)·第·三,通过意义和它的感性表现之间的这种斗争,我们才达到真正的象征,才见到具备艺术特性的象征的·艺·术·作·品。现在形式和形象已不再象在第一阶段那样,由现成的感
①这是象征型艺术的第一章的概论。
-----------------------------------------------
03
这里主要的要区别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是从实体(了解为绝对和神)和有限现象世界之间关系的不同而来的。这种关系可以是两重的,即·肯·定·的(积极的)和·否·定·的(消极的),不过在这两种关系中要显现出来的都是普遍的实体,所以呈现于观照的都不是事物的特殊形象和特殊意义,而是事物的普遍的灵魂和它们在实体中所占的地位。
1)第一阶段的情况是这样:实体是摆脱一切特殊性的浑然太一,作为有限现象世界的创造者和灌注生气的灵魂,它就内在于一切有限现象中。在这种内在关系中,实体就被人认识为一种·肯·定·的(积极)因素出现;一个人(主体)如果能忘去自己,以欣喜爱戴的心情沉浸到这种满布于万事万物
第二卷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性的自然事物和绝对直接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事物当作绝对的实际存在,并不经过艺术加工;也不象第二阶段那样,只凭幻想对个别自然事物加以夸张放大,来补救它们与所表现的普遍意义之间的差异或互不适应;在现在这个阶段,凡是作为象征的形象而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由艺术创造出来的作品,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出个别事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展示这些个别事物本身。因此,这个阶段的象征的形象仿佛是一种课题,要求我们去探索它背后的内在意义。
关于这种虽尚原始而已具有比较明确形式的象征,我们暂时可以先作一点概括的说明:象征的各种形式都起源于全民族的宗教的世界观;因此我们在这部分须提到它们的历史背景。但是严格的划分在这方面也不容易,因为在艺术类型方面,各民族的构思方式和表现方式往往彼此相混,使得我们认为特属于某一民族世界观的那种基本类型在时代较早或较晚的民族中也一样可以发见,尽管对于这些较早或较晚的民族它只是次要的类型,只零星地出现。但是如果根据本质去找这三个阶段的具体例证,我们可以说,第一阶段的例子是·古·波·斯·宗·教,第二阶段的例子是·印·度宗教,第三阶段的例子是·埃·及宗教。
-----------------------------------------------
序论总论象征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