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胡汉苍穹 第三一零章 大轮台
而胡人也响应得很热烈,毕竟张迈“天可汗”的威名可不是虚的。而是通过多少次战争打出来的!这种血和铁的印记最是深入人心,不经几代人的光阴是很难磨灭的,如果说汉人们对张迈是充满了崇拜与亲切,那他们对张迈则是敬畏交加——西域几次战争,漠北压倒性的征服,那都是用人头堆起来的,从来没有一个能打败强大胡人政权的汉人皇帝曾经到过这里——哪怕是第一个号称天可汗的汉家皇帝唐太宗也不曾啊!
“去看我家的预留地啊!”
皇帝远远地坐在中原的京城,下多少道恩赐的圣旨,都不如直接驾临西北来得令人真心感动!
所有被问到的骑士。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所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武力的征服带来的是敬畏,它能够建立统治的基础,而文化的熏陶,却能带来仰慕的枝叶,并蕴发长治与融合的可能。
西域降水稀少,土地的滋润全靠雪水,天山南麓的龟兹、焉耆等地,受战争颇为较少,本土势力便较为强大,哪怕经过沙、瓜移民进入以及部分本地胡人被征往东方进行“易地”后,汉人所占据的人口比例也不到四成,而轮台这边,则是胡风尽扫,最膏腴的几十个大小绿洲原本都是回纥贵族的自由地,如今全部空了出来。
“这就是来自中华的读书人啊!”
汉人最擅农耕,中原人对西域的印象有时候总停留于大漠风沙,却不知西域绿洲之地其肥美处丝毫不在中原膏腴田亩之下甚至犹有过之。唯一要克服的,就是开创基业时的辛苦以及最初的各种不习惯。作为来自中原的移民,新移民最大的优势还是务农,不过晋北人处于半干旱地带了,所以新移民对畜牧也不陌生。
当汗血王座抵达城外,战车放慢了速度,轮台人便新奇地品味着三十六驾马车上坐着的那几百个年轻人。强大的骑兵他们见得多了,天策的铁骑最多就是更强一点,可这些年轻人身上却有着一种西域胡人从来看不到的气质。
“预留地?”
“元帅毕竟没有忘记我们!”
“对,预留地。”
针对这个情况,天策进行了定点垦屯,围绕着轮台成。星罗棋布地构建了一个个的农庄牧场,西域畜力丰富,农庄牧场能够利用畜力向轮台输送粮食和畜牧材料,比如皮货、羊毛。而轮台作为丝绸之路在天山北麓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则向各个输送各种生产与生活商品,同时提供军事上的保护,数百个农庄牧场是轮台城的外围,轮台城则是数百个农庄牧场的核心,彼此构建成了一个农牧上足以自足、商业上占据要津的重镇。
薛复作为这次西巡的行动总指挥,主持了这次入城仪式,陌刀战斧的威势,鹰扬汗血的矫健那都是不用说的,所有人都曾在变文中听说过。但这次入城对轮台人造成最大震动的,反而不是这数万大军,而是从马车上走下来的那几百个谦谦文士!
但天山以北地方何止三千里!即便是来了十几万人,又能占有多少地方?一个大轮台地区,已经足够供养几十万人了。若是要将十几万人散播开去分散于方圆几千里扎根,力量分散之下势必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效应,可如果全部集聚在大轮台地区,那之外的地方就都放任空置了?
所以张迈一到。轮台城几乎是全城轰动,无论胡汉都出城来迎。
就在这时。王溥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他们所走访的许多新移民家庭,都有骑士刚刚从千百里之外赶回来,而且又不是去执行军务,他们跑那么远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