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阴【三 下】
马跃被说得头皮紧,却知道大伙都是为了自己好,不愿再继续这个不开心的话题,笑了笑,低声说道:“反正马某人已经来了,总不能什么都没干就掉头回去。只是对这里的情况不是很熟,还请几位不吝指点一二!”
第二日,果然有一名官吏前来替他做身份登记。马跃自觉以前的战绩拿不出手,便以团练头目的身份胡乱应付了事。随后不久,便与其他几名从别处前来投效的武将一道,被安排参加测试。先是考校弓马、刀矛、诸般器械的熟悉程度,然后考校军粮、物资的统筹计算能力,再然后则是考校几本常用的兵书、战策理解领悟深度。待这几关都考完了,又将众人领到一间空屋子里,每人了张试卷,让他们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他们涉世都不算深,又怎可能猜得到此刻马跃正在想什么?翻来覆去,不过是说些“且放宽心”、“考试其实也很容易”、“国家正值用人之际,节度使府不会太难为您老”、“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诸如此类的话。到最后非但未能让马跃感到拨云见日,反而把他们自己也说得满脸愁容了。
“这哪是选拔带队冲阵的兵头,简直比考武进士还复杂?!”一边腹诽着考试程序的繁琐,马跃一边信手翻开考卷。
见到马跃变成这般颓废摸样,一众读书人愈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居然暂且忘记了先前的分歧,跟着进了屋,七嘴八舌地携手开解起新到的将军大人来。
“几位兄弟不必客气,我等一见如故,出去吃几盏淡酒算得上什么?!”马跃张开胳膊,半推半拉,将众人带出了驿馆,在街上找了个尚在营业的酒楼,快步走了进去。
最近一个多月跟在房琯身后,他听到过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秘辛。因此丝毫不奇怪王洵如何折辱两个灵武方面派下来的郡守。说实话,此时此刻,王洵不是唯一这样做的地方大员,也不是做得最出格的一个。在河西与陇右各地,甚至连兵马使、屯田使一级的要害职位,朝廷都已经插不上手了。这类职位一旦出现了空缺,大权在握的节度使们或者直接安排自己的亲信充任,或者将朝廷派来的官员找借口驱逐、击杀。灵武那边得到消息,唯一能做的,也只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而已。
“不过是几句话的事情,怎值得让大人破费?!”众人齐齐摇头,嘴角边缘,却依稀露出了几丝亮晶晶的光泽。想必是行囊羞涩,肚子里寡得狠了。
不但节度使们没把灵武朝廷放在眼里,即便皇亲国戚们,也各自有各自的打算。躲在蜀中的老皇帝虽然勉强接受了儿子夺权的事实,避位为太上皇。手脚却一直没怎么闲着,通过各种办法,牢牢地控制住了长江以南的税赋。而几个原本就对太子不甚服气的王爷们,也暗中各展身手。其中最为强悍的是永王李磷,居然打着平叛的名号,出巡江淮。沿途将几个倾向灵武的刺史、太守直接斩杀,根本没念半点儿手足亲情。
“初次见面,哪好让将军出钱请客!”
问题很简短,只有半行。可能是考虑到应试者都是武夫的缘故,试题尽量采用了白话,“值此风雨飘摇之际,试问诸君,尔等究竟为何而战?”
光阴【三 下】
酒徒注:一病大半个月,真的对不起诸位了。不多废话,从明天起,酒徒尽量加快更新度。
“将军大人是哪里人?先前于何处高就?”见马跃始终郁郁寡欢,孙姓读书人举了举酒盏,笑着寻找新话头。
“如此,就多谢诸君了。马某身上此刻还有些闲铜,不如咱们出去找个干净地方,随便喝上几杯暖暖身子!”毕竟在官场混迹多年,马跃为人处世的圆润程度远非众生可比,立刻提议,由自己做东,一起到外边用餐。
“安定。做过一任团练头目而已!”马跃不想将自己的过往向外透漏太多,犹豫了一下,简略地敷衍。
“好说,好说,将军大人尽管放心。你老但有所问,我等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众读书人拱拱手,信誓旦旦地保证。
一个团练头目,过去的履历自然不可能太辉煌。所以众书生也无法给他更多建议。马跃自己也不需要别人指点,又问了一些自己关心的事项,便装作不胜酒力,提前结账退出了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