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震撼大梁(一)
话是这么说,但事实上,魏天子只是为了哄一哄沈淑妃而已,毕竟若是较真起来,以桓王赵弘宣的功勋,相比较其兄肃王赵弘润明显要逊色不少。
而此时在垂拱殿内,就连监国的雍王弘誉尚刚刚到垂拱殿内,他在接到这份捷报后不敢耽搁,连忙派人询问魏天子昨日下榻之处,待得知其父皇昨日夜宿于沈淑妃的凝香宫后,遂立刻亲自前往通禀。
那位真正的虎儿,姬赵氏王室的千里驹,此番可是攻陷韩国十几座城池,连韩人的王都邯郸都打下来了,要不是亲生儿子,且魏天子心中希望这个儿子来继承大统,恐怕魏天子已在考虑“功高震主”的问题了。
片刻之后,皇宫宫门处的禁卫便得知了“北疆大捷”之事,将那名魏武军军卒呈献的捷报即刻送往垂拱殿。
而相比之下,作为弟弟的桓王赵弘宣,他最出彩的事迹就是千里驰援其兄——魏天子承认,那件事就连他都不由地要竖起大拇指极力称赞一番,但是后来在邯郸战场上嘛,桓王赵弘宣与他麾下北一军就显得平庸许多了。
其中有些不要脸的家伙,明明前一日还在极力劝阻朝廷与韩国开战,结果后一日就开始高呼“陛下圣明”、“朝廷之福”,以至于当时朝廷内的主战派都极为鄙夷这些人。
事实上他有心想亲自上禀他父皇,不过他也明白,眼前这座宫殿乃是沈淑妃的寝宫,那可是肃王弘润与桓王弘宣的母亲,若是他为了亲自向魏天子禀达喜讯而贸然闯入,倘若日后有人在沈淑妃面前嚼舌根,难免会得罪这位如今在后宫极具地位的后妃——这就不值得了。
最可笑的就是前前任宗府宗正,也就是赵弘润的太叔公赵泰汝,这老头本来准备由儿子带着前来大梁劝阻与韩国开战之事,结果刚到梁郡,就听说“肃王弘润已克邯郸”,这老头当即扭头就走,回故乡去了。
雍王弘誉略一犹豫,便爽快地将手中的捷报递给了童宪。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不夸张地说,肃王赵弘润当时通过一次夜袭就攻克了韩人的王都邯郸,这几乎是魏国上下臣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事。
而此时,那队骑兵已奔入城内,只见他们在入城后各自分散,一人去了“大梁府”,一人去了“上将军府”,一人去了“大理寺”,还有的,则直奔皇宫。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赵弘宣与其麾下北一军就没有功劳,事实上,他的功劳也不小。
其中有些头脑灵活的,此刻正飞快地朝城内大户人家的府邸跑,毕竟得到了这等喜讯,那些大户人家的主人,怎么说也会赏些小钱,这来钱的速度可比他们辛辛苦苦一日所得到的收获要多得多。
比如繁阳,要不是肃王军与魏武军决定在高墙与韩人绝对,或许不出几日,北一军就能攻克繁阳,相比较上次北疆战役时期北一军那糟糕的战绩,这次北一军的成绩不知要好上多少。
童宪闻言一惊,随即脸上亦露出喜色,急忙说道:“昨日陛下还念叨此事呢……雍王殿下请将捷报交予咱家,咱家立即上禀陛下。”
而此时,听了魏天子对自己大儿子的夸赞,沈淑妃亦眉开眼笑,心中十分高兴,不过她仍有些担心小儿子赵弘宣,遂开口问道:“陛下,不知小宣他……”
见此,雍王弘誉遂取出北疆的捷报,大喜说道:“托父皇洪福,北疆大捷,韩国已认败。”
“爱妃放心。”魏天子笑着宽慰道:“此番弘宣亦做得极为出色……朕本以为弘宣不善领军,不过就今日来看,北一军在弘宣手上,朕亦是放心……虎兄虎弟,虎兄虎弟呐!爱妃,你可是给朕养了两个好儿子啊。”
大约小一刻过后,雍王弘誉带着随从来到了凝香宫,此事惊动了正在凝香宫内的大太监童宪,后者连忙奔出宫殿,向雍王弘誉行礼问候,询问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