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震撼大梁(一)
或有一人高声问道:“军卒大人,北疆战况如何?”
由于大将军韶虎为人仔细,在捷报中备注了和议洽谈的前后过程,以至于魏天子就算是身在大梁,也能感受到釐侯韩武与肃王赵弘润之间的斗智。
听闻此言,正在城门口排队等待通行的大梁百姓们纷纷避退,神色带着几分担忧看向那几名骑士。
釐侯韩武的“移花接木”不可谓不高明,但显然肃王赵弘润的“驱虎吞狼”更为高明,这让魏天子忍不住在心中嗤笑:韩简之子,岂能敌吾家虎儿?
“北疆八百里加急!”领头的骑兵口中高呼道。
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句,顿时,方才还在城门口排队准备出城务工的大梁本地人当即就跑没影了。
不过一比较肃王军与魏武军,北一军难免就相形见绌了。
“诸君快将这个喜讯告知城内。”
这也难怪,毕竟北一军在战前仍处于整顿阶段,桓王赵弘宣带往邯郸战场的军队也不多,也就只有两万军队,能做到这样,魏天子已经很满意了。
整整十几息的工夫,大梁西城门一带寂静无声,而随即,这里爆发出一股无比响亮的欢呼,无论是守城门的卫卒还是过往的百姓,皆握着拳头,脸上流露出发自肺腑的激动。
唯一的问题是,儿子赵弘润这次又暨越地抢了礼部的差事,可以预见,纵使礼部对此不发表看法,御史也会上奏弹劾。
八月初九,天刚蒙蒙亮,正当大梁臣民准备开始一天的生活时,在大梁的西城门,有几名骑兵高举着“魏武军”的旌旗,马不停蹄地奔向城门。
当然了,对于那位虎儿来说,弹劾这种事已经是家常便饭。
《魏韩邯郸和议》,当这份协议签署之后,大将军韶虎一方面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将其送至国内王都大梁,一方面则发书至身在太原郡的北二军军主南梁王赵元佐与北三军军主将军姜鄙,命二人原地待命,不得擅自进攻韩国城池。
为此,魏天子不惜用“虎兄虎弟”这样的高度赞扬来评价赵弘润、赵弘宣兄弟二人,这其中未免没有对赵弘宣的鼓励——相比较当初的东宫太子、如今的长皇子赵弘礼,赵弘宣在执掌北一军后,北一军总算是真正像一支军队了。
说罢,这一队骑兵像是一股风一样,奔入了城内。
然而沈淑妃却未想得那般深远,见魏天子不吝言辞地称赞她两个儿子,她欢喜地嗤嗤直笑,那妩媚的模样,让魏天子心中不由得一阵荡漾。
听闻此言,那一队骑兵中最后一人扭过头来,咧嘴笑道:“邯郸臣服!我军大捷!”
而在哄得沈淑妃眉开眼笑之后,魏天子再次将目光投向捷报,仔细琢磨捷报上附带的《魏韩邯郸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