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迁都争议(一)
听闻此言,不光赵弘润神色微变,就连在场的诸内朝大臣们,亦是一个个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终于,这个消息当晚传到了宗府宗正赵元俨耳中。
只见介子鸱神色一凛,低声说道:“迁都……邯郸!”
“迁都雒城?”
“迁都?迁至何处?”赵弘润笑着问介子鸱道。
原因很简单,魏国迁都邯郸,就等同于是一个准备进一步攻略韩国,甚至于攻略整个中原的讯号。
而如今赵弘润前往凝香宫,也是希望能再劝劝母亲。
同理,倘若魏国果真迁都至邯郸,迁都至这座韩国曾经的都城,那么,相信过不了多久,韩国那边就会派人前来试探,甚至于质问魏国:我国已经付出了那般大的代价,难道贵国还不肯放过我们呢?
除此之外嘛,这座凝香宫究竟留给赵弘润的哪位女眷,这也是一桩叫人有些头疼的事。
就比方曾经的宋国,将王都设在距离楚境仅仅只有百余里的睢阳,这等同于就是一个“宋国将不放弃对楚战争”的讯号。
对此,赵元俨在目瞪口呆之余,完全无法接受。
当赵弘润将目光转向介子鸱时,此刻在垂拱殿内的诸内朝大臣们,亦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不由自主地看向介子鸱,脸上流露出几分错愕。
在他看来,大梁乃是祖宗留下来的都城啊,岂能擅自更换?!
“迁都?”
要知道,除了芈姜这位新的皇后娘娘已经注定得搬至凤仪宫以外,其余诸女对于凝香宫是非常眼热的,毕竟这可是她们婆婆此前居住的地方,承寄着赵弘润许许多多的回忆,地位当然与众不同。
还有一种,就是为了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或者说,很大程度上能体现这个国家的战略意图。
对此,作为婆婆的沈淑妃也很头疼,毕竟她对几位儿媳都是颇为满意的。
迁移都城,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可能,一种是被迫迁移,就像如今的韩国,被迫放弃王都邯郸,迁都至北方的蓟县。
而就在赵弘润在凝香宫内再一次劝说母亲时,“新王欲迁都雒城”的消息,亦率先在朝中不胫而走,传得沸沸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