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大梁战役(一)
总不能叫那些千人将一个个都躲在后边吧?这样还如何指挥其麾下的士卒作战?
在即将破城之时,济阳王赵卓因为自己被流矢命中腹部,心知自己年势已高,就算破城之后还能苟活几日,多半也会亡于撤军途中的劳顿。
最终,楚水君只能下令,命令所有先锋将领下马步行,撤除旗帜、更换寻常士卒的甲胄。
双方鏖战两日,最终,济阳一方不敌诸国联军兵多将广,最终还是被联军攻陷。
虽然这样做会增加这些先锋将领指挥上的困难,但却是唯一能让他们逃过魏连弩挨个点名射击的办法。
也就是说,倘若这名千人将想很好地指挥自己麾下的士卒,他最起码也得呆在距离最前线大概四百步的距离内,负责指挥方圆四百步内的士卒。
破城之时,魏军全部撤离,唯剩下济阳王赵卓,仍率领私军继续抗争。
然而这个距离,恰恰好就在魏国连弩的点名射击范围内,甚至对于魏国第四代魏连弩来说,这仅仅只能算是“中距离”而已。
成陵王赵燊郑重其事地应下。
在这个距离下,就算那些千人将穿着几层甲胄,且手举盾牌护地严严实实,最终也难逃被魏连弩一箭射死的下场。
除成陵王赵燊等人以外,坚守城池的尚有济阳王赵倬与长子赵成玄,以及庆王赵信的内弟户牖侯孙嘉——十几年前,在其父孙牟死于颐王赵殷主谋的叛乱之中后,孙嘉便继承了其父的爵位。
在想出办法后,楚水君再次下令进攻大梁。
当时,济阳殊死抵抗。
随后,济阳王赵卓又对成陵王赵燊叮嘱道:“我对贤兄断后,贤兄且率军撤往大梁,虽我大魏王都此刻已不在大梁,但大梁东郊仍有我赵氏王族王陵,切不可被狗贼破坏,使我赵氏一门颜面丧尽。”
“这可如何是好?”
赵玄几番苦劝无果,只得听从父亲的命令,带人撤出济阳。
诸国联军的将领们有些犯难了。
于是,他便将长子赵成玄叫到跟前,嘱咐他道:“济阳已不能保,我儿速速带着你兄弟几人立刻率军撤往大梁,日后我济阳赵氏一门,就托付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