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此进彼退
不得不说,当司马安提出要反攻秦国境内时,纵使是博西勒等羯角军的将领们,脸上都露出了惊诧之色。
不得不说,秦军主帅武信侯公孙起的战术,让赵弘润有种举拳打在棉花上的郁闷感——因为他的目的根本不是收复多少多少三川土地,而是要重创秦军,遗憾的是,武信侯公孙起很清楚这一点,始终不给魏军正面交手的机会,尽管一步步退让,但却让赵弘润的“速攻”成为了空谈。
待等那两名青鸦众离开后,司马安遂将麾下的部将召集到帅帐,与他们商议反攻秦国境内的事宜。
在通过十几里狭长的函山峡谷后,迎面便是“桃林”,秦军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堪称堡垒般的营寨,又在营寨外设下了诸多的拒鹿、据点作为路障,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座容易得手的营寨。
那两名青鸦众点头行礼,随即告辞离开。
其实司马安也很清楚,在“反攻秦国本土”这件事上,肃王赵弘润将承受多么巨大的压力。
这一次,魏军兵将们倒是能够理解羯角骑兵那种异于魏国的观念,毕竟三川的战士也好,中原的士卒也罢,但凡是一名合格的战士,都宁可带着荣耀战死于沙场,而不是因山中的畜生虫豸而丧命。
“那是肃王殿下应该考虑的事,而不是我等。”司马安环视了一眼帐内的众将,沉声说道:“我等只需接受肃王殿下下达的命令。”
而另外一边,在函谷一带,函山上的火势已经熄灭,曾经布满山林植被的函山,如今灰秃秃的,除了草木燃尽后留下的灰烬,连绵十几里的山区已一无所剩。
作为司马安的心腹部将,季鄢很少像这样委婉地反对司马安,只是这件事关系太大,是前线将领们所不能擅做主张的,尤其是当反攻秦国的主将还是司马安的时候。
而让赵弘润感到愤懑的是,秦军将“桃林秦营”附近的林木全部砍完,却在魏军的必经之路上,给魏军留下了大片的树林。
眼眸中闪过一丝杀意,司马安冲着那两名青鸦众抱了抱拳,沉声说道:“请两位回禀肃王殿下,司马安接令。”
这仿佛是一个“善意”的讯号:来,你们先建造军营,造完了咱们再接着打。
“肃王殿下是我大魏当之无愧的英雄,秦人……不该用他们丑陋的战术来侮辱英雄。”
造完了再接着打?
此时,拿下函谷已不在话下,因为秦军根本就没有前来阻扰的意思,任由魏军抢占函山,然后保护着其余魏军,通过那条狭长的函山峡谷。
“将军,这件事,是否应该禀报于大梁?”砀山军猎营骑的将领季鄢忍不住问道。
平心而论,函谷是三川西部最险峻的阻遏之地,只要通过这里,迎面就是被“熊耳山”与“大河”夹在当中的一场狭长的平原地形,一直通往“华阴”,有点类似魏韩交界的那个“百里平原战场”。
要知道,秦国那可是一个并不逊色魏国多少的大国,倘若他们使战火波及到秦国本土,这是否意味着魏秦两国将开启全面战争?
但赵弘润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在函谷,他白白浪费了三日光景,虽然拿下了函谷,却并未对秦军造成什么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