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魏宫廷 > 第147章 说降(二)

第147章 说降(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半刻辰,很快就过去了,见此,赵弘润再次走上高台,清了清嗓音,大声喊道:“好了,相信诸位已经慎重考虑过了,那么……有意归顺我大魏的,便按照秩序,沿着这个坑的边沿,绕到那边的空地去吧。”

别看暘城君熊拓手头也仅仅只有一百两匹战马,用以封赏给大将与亲卫骑,纵观整个楚国,其实并没有那位邑君握着上百的战马。

听闻赵弘润的声音,五万楚兵的小声议论很快就停止了。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熊氏一族都是这样,比如暘城君熊拓,这就是一位比较有抱负的邑君,他非但只抽取了仅仅一成的邑税,更将这笔邑税用来组建军队,投入在历年与魏国汾陉塞的战事上,除此之外,还曾向西侧的邻邦巴国买马。

只见最靠近巨坑的那些楚兵,在附近魏兵们的示意下,从地上站了起来,按照赵弘润所言,沿着那个巨坑的边沿,缓缓走向外围的空地。

话音刚落,便有原熊琥军的士卒低声替赵弘润辩护:“人家魏国不实行邑君,都是封什么什么王,方才那位,是魏国的肃王。”

那拿伍忌来说,他上头原来有一位父亲、两位兄长,可如今,他却是家中唯一的成年男丁,可他要养活多少人?一位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两位孀居的嫂嫂,一对幼弟、幼妹,还有年岁更小的侄儿、侄女,他一个人,就要养活七八个人。

“王,可以随便封么?”一名不清楚魏国国体的楚兵困惑插嘴道,毕竟在他们楚国,楚王是唯一的王。

这意味着那些楚国的田农们,有更多的存粮可以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不至于在冬天忍饥挨饿,也不必为了提早当年的过冬口粮,在家中顶梁挑担的男儿不得不入伍换取一笔“安家费”。

“当然不是随便封的了,你没听说,那位肃王是魏王之子么?相当于咱们的暘城君……那样身份高贵的大人物,应该不会说话不算吧?”

就因为这个制度,使得楚国熊氏王族们,不遗余力地收刮封地内的楚民,相比较起来,魏国的姬氏子弟好歹还有自己的营生,而这些楚国熊氏王族,那简直就是吸血的蛆虫,为了自己奢华的享受而不惜一切地企图榨干封地内的百姓。

看得出来,走在最前头的那些楚兵心理压力估计不小,低着脑袋,犹犹豫豫,一副有些羞愧样子,可当他们做出了决定后,在他们身后的那些楚兵,心理压力可就要小地多了。

然而楚国的熊氏王族却不同,楚国采取的是封地制,也就是说楚王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熊氏一族的子侄,比如暘城君熊拓。每年,熊拓应当向楚王缴纳“什三”的国税,而除此之外,额外还能捞到多少好处,那就各凭本事。

也难怪,毕竟人习惯云从,当大部分的人都做出的相同的决定时,即便这个决定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地方,他们的心理负担也会小上许多,甚至于,逐渐转变为心安理得:看,并不止我这么认为,所有人都这么想。

因此,魏国的姬氏王族,虽然把持着魏国挣钱的产业,但并未直接损害到大部分魏国田农的利益,因为两者间并无直接的联系。

整整一倍啊!

类似的小团体议论,普遍发生在这五万楚兵俘虏的每一个地方,几乎所有楚兵都在郑重地思考这件事,毕竟这关系着他们的性命,亦关系着他们家中老儿日后的生活境况。

可即便暘城君熊拓将国税与邑税的总额定在“什四”,这也比魏国的“什二”国税高出了整整一倍。

想想也是,若是光靠耕田种地就能养活一家人,谁愿意将脑袋别在裤腰上,为了一点钱财便豁出性命上战场?

一来是楚国并不出产良马,二来从巴国购买良马价格昂贵,至于其三嘛,对于楚国大部分熊氏贵族来说,骑马哪有乘坐十几人抬的大轿更有派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