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默契与怀疑
而相比较维持长铗的耗费,研究冶铁技术的经费投入简直就是无底洞,想想当年的赵弘润就知道了,南征北战前后从楚国、三川、韩国收刮、敲诈了一笔笔的钱物,可结果呢,当时肃王府的家计开销,还要靠小夫人羊舌杏在城内开设的“肃氏楚金”来维持。
而就在这时,忽然听卫公子瑜幽幽说道:“倘若萧将军实在拿不出这笔钱来,卫瑜也可以放宽期间,不过……”
甚至于即便如此,赵弘润还欠下了户部几百万两的欠款,一直到博浪沙河港竣工。
萧鸾深深地看了几眼卫公子瑜,从卫瑜的语气中,他感觉后者并不排斥他,只是那五百万金的高额“庇护费用”,却让萧鸾他恨得在心中自骂娘。
虽然这笔庞大的资金投入,并非是全部用在发展冶铁工艺上,但要知道,魏国当时好歹是有一定基础的,而卫国呢?却连最基础的工艺都未曾掌握。
但卫公子瑜则不同,在他看来,卫国必须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冶铁工艺,否则,他卫国将始终无法摆脱魏国的控制与摆布——毕竟以以往的趋势,若魏卫两国失和乃至于交恶的话,他卫国甚至无法自主打造兵器与甲胄。
他终于明白,卫公子瑜之所以狮子大开口索要五百万金,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魏国的冶铁工艺。
到时候,难道真要重拾几乎已淘汰的青铜锻造技术?
萧鸾有所领悟,暗暗点了点头。
但遗憾的是,卫公子瑜只能凭一己之力,偷偷摸摸地在私底下研究,因为这件事,别说若传到魏国那边,多半会引起魏国对他卫国的怀疑,甚至于,他连他父王卫王费这关都过不了。
“……”
这意味着,卫公子瑜需要砸下比当初赵弘润砸在冶造局更多的金钱,才有可能获得一些成绩。
“不,必须要五百万金。”卫公子瑜不容反驳地说道:“萧将军你要明白,你是魏国通缉的要犯,卫瑜若收容你,乃是冒着天大的风险……若是萧将军不愿捐献,那么,就请离开我卫国境内,看在萧将军先前捐献了诸多钱物的份上,卫瑜可以当做不知情。”
也正因为这样,卫公子瑜非常需要萧鸾的那笔钱,因为那笔钱不会过国库的账目。
“原来如此……”
因此,别看卫公子瑜这一两年,借当年韩将司马尚攻陷他们半壁疆土的前车之鉴,终于说服他父王,拿出了一大笔钱创建了数支军队,但事实上,由于他父王派了几名主簿严格把关着,卫公子瑜根本没办法挪动,无论是投到“长铗”,还是投到他偷偷摸摸研究的冶造工艺当中。
只见卫瑜深深看了一眼萧鸾,意味深长地说道:“卫瑜当初前往大梁为质时,听说大梁的工匠,能用高炉冶炼铁矿,回国之后,卫瑜也曾效仿,但终不得其法,不知其中有何奥秘?”
迄今为止,维持“长铗”与发展冶铁技术的消耗,全靠支持他的卫国富豪在私底下捐赠,根本不经过国库的账本。
见事情似乎有所转机,萧鸾精神一振,问道:“不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