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下)
三份诏书已经全部被黄绫包好,等天明之后,皇城、内城、外城开门,便会遣使出发。
张璪提起笔,开始起草第四份诏令。翰林学士笔下的字如流水,一行行地流淌到稿纸上。这是早就确定了的任命,只要稍稍聪明一点的玉堂内翰,都知道该早一点打好腹稿。而张璪,甚至准备了两篇。
通过三份诏书,赵顼十分直白地表明了他现在所作的一切,就是为了保住儿子能顺利登基。
但赵顼的圣谕并没有结束。
尽管诏书没有参知政事们的签押,但并不是任免官员的诏令,仅仅是召臣子入京和两个虚职,在天子的印玺和宰相的签押后,就已经有了足够的法律效力,不愁无法通过。
前面赵顼说以司马光、吕公著为师保,那时候以王珪的聪明识趣,就该抢先一步请立延安郡王为太子——宰相在场的时候,副枢密使的薛向不好先开口。而端明殿学士的韩冈,则是不能开口提议。
下平七阳——冈。
天子的态度都这么明白了,请立皇太子的动议,也该起头了吧?
韩冈在众人的视线中上前半步,躬身道:“臣在。”
韩冈在看王珪,不止一人将视线投向当朝宰相身上。额头和颈项上汗水涔涔的王禹玉王相公,一时间成了关注的焦点。
上平一东——同。
司马光、吕公著,分别为太子太师和太子太保。而王安石……什么都没有。尽管只是虚名,但分量已经不下于宰执之位了。
下平十三覃——参。
侍——讲——资——
今夜还没有结束,应该还有一件最为重要,也是关键性的压轴要事需要解决。
没等赵顼将整句话用眼睛眨完,向皇后已经急着开口:“可是着韩冈侍讲资善堂?”
看起来已经没有事了,赵顼也闭上了眼睛,但所有人还是在等着。
赵顼眨了两下眼,做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