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绝对自控 > 划下终止线

划下终止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自我让人相信我们是不可撼动、无法阻挠的力量。但这个谎言却催生出无数问题:在失败和逆境面前不择手段——把全部赌注压在不靠谱的计划上,寄希望于见不得人的阴谋勾当甚至奇迹出现——然而这些正是最初让你沦落至此的原因啊。

在失控的野心、大意、自恋、贪婪和不当管理的左右下,约翰·德罗宁搞砸了自己的汽车生意。坏消息一桩接着一桩,前路之险已昭然若揭。此时,他该怎么办?

在人生道路的几个节点上,我们也许满怀期望,也许春风得意,但此时此刻,请正视自己的失败。学聪明一点吧,失败的经历来去匆匆,并不能决定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当成功从指缝间悄悄溜走时,你要做的不是攥紧拳头——用力过猛反而会把它捏成碎片;你要做的是重新找回渴望,找回初心。

——马可·奥勒留

塞涅卡说过:“越害怕死亡,就越不敢真正地活着。”同样,越恐惧失败就越会走上通向失败的道路。

人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甚至一次败北就可能惹得满城风雨。事实即是如此,一点也不幽默,可问题在于:你要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吗?还是借自尊与个性之力重整旗鼓,活在这世界一天,就坚持拼搏一天?

如果能暂停片刻,如果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能问问自己:这是我想成为的那个人吗?恐怕结局都不会这样荒唐。

当一支球队眼看就要输掉比赛时,教练往往不会一遍一遍地跟队员扯谎以鼓舞士气。相反,他会提醒他们记住自己是谁,有怎样的能力,让他们重回赛场证明自己。一支脑子里不再幻想着奇迹,不再一心想赢的球队总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准(某些球员还会和其他没机会上场的队友分享比赛机会),甚至在最后关头卷土重来,一举夺冠。

有一件事毋庸置疑:是谁导致了德罗宁公司的破产。以及,是谁让情况雪上加霜。答案很简单:德罗宁本人。他一夕之间掉进深渊,又“锲而不舍”地在里面越陷越深。

绝大多数的挫折都是暂时的……除非你硬要“挽留”它。东山再起不是一日之事,要一步接一步地来。心急往往不是解药,而是毒药。

唯有个性被毁,生活才会被毁。

真正的失败唯有一个:放弃原则。因害怕失去而亲手毁掉所爱是多么自私和愚蠢的行为。没经历过几次打击,名声即使再显赫也是苍白无力的。

当然,尽管被捕一事闹得满城风雨,人人尴尬,但德罗宁最终侥幸以无罪被释放。只是证据实在不足以让人信服:他是被人诱使犯罪的。想想他在视频里举着一小袋可卡因,手舞足蹈地喊着:“这玩意劲儿真大!”

只有自我会将尴尬和失败的处境过分放大。历史上有太多人都曾忍辱负重又重登巅峰。竞选失败或因举止轻率而被迫下台的政客常在几年之后再回政坛。拍了烂片的演员、文思枯竭的作家、丑闻频发的名流、教育失误的家长、公司遇险的企业家、被炒鱿鱼的总裁、被裁判喊停的运动员,连金字塔顶端日子过得太顺心的那些佼佼者都莫不如此。人人都为失败的棱角刺伤,我们绝不是例外。只见一道选择题摆在眼前:让自己和所有参与者两败俱伤?还是承认失败,从头再来?

当然不是。相反,他涉嫌参与了一系列涉案金额高达6000万美元的毒品买卖,因此锒铛入狱。这件事正发生在公司预备破产之际——此下场本该归咎于他的管理不当——他竟以为拯救公司的最好方法是以走私220磅可卡因的收入来巩固财政。

一条不变的真理:人生中,失败难免。就像医生宣布病人的死期,如此而已。

以逆来顺受的态度接受一切?在心怀不满的员工第一次反映公司的种种问题时,选择置若罔闻?还是从来没有,哪怕最简单地反省过那些给自己、投资人和员工带来重重危机的失败决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