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 乾隆膳单

乾隆膳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皇帝君临天下,吃遍天下山珍海味、美食佳肴。但乾隆帝是怎样用膳的呢?

从以上三份膳单可见,清宫御膳具有森林文化狩猎生活特点,但有两大禁忌:一是不吃牛肉(从皇太极开始保护耕牛),二是不吃狗肉。水产品少见。

乾隆帝享年八十九岁,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很多人关心乾隆帝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让我们通过他的三份膳单,也就是食谱,探讨一下这位长寿天子的饮食之道。

乾隆帝吃饭有节制,重养生,讲究荤素搭配。另外乾隆帝不抽烟、不喝酒,偶尔喝一点宫中自酿的玉泉酒。乾隆帝不暴饮暴食,更不酗酒、嗜茶。清宫有喝奶茶、吃奶制品的习惯。

——八十九岁的长寿皇帝平时怎么吃?

过于优越的饮食条件、过于充分的饮食供应,对皇帝的健康膳食也是考验。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恐怕都很难禁得住美食佳味的诱惑,没有吃出健康,反倒吃出疾病。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五月二十日,乾隆帝已是八十一岁的老人,他的晚膳是这样的。

御膳供应丰厚,皇帝、太后、皇后标准:每次进全份膳四十八品;每天用盘肉十六斤、汤肉十斤、猪肉十斤、羊两只、鸡五只、鸭三只、蔬菜十九斤、萝卜六十个、葱六斤、玉泉酒四两、青酱三斤、醋两斤和米、面、香油、奶酒、酥油、蜂蜜、白糖、芝麻、核桃仁、黑枣等。

热菜四个:炒鸡肉炖茄子丸子、燕窝火熏鸭丝、羊他他士(羊某个部位肉)、扁豆炒肉。

清宫御膳以满洲传统风味为主,蒸、炖、煮、烧居多,也有明朝御厨留下的传统鲁菜、江南御厨的淮扬菜,到康熙以后偶尔也有西餐。皇帝进膳有膳单,就是食谱、菜谱,御膳所用食品及烹调厨师,每天都要记录在案。每日用膳前,膳单要写明某菜为某厨师烹制,以备核查。膳单汇总,月成一册。所以现在还能看到《清宫膳食档案》。

皇帝的饮食,虽享尽天下珍鲜美味;但其饮食缺乏节制,缺乏科学,缺乏平衡。这是帝王多短寿的一大原因。乾隆帝能节制饮食,且持之以恒,这是他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

凉菜一个:蒸肥鸭烧鸡肉卷。

御膳地点:康熙以前,皇帝住在乾清宫,用膳地点主要在乾清宫及其附近;雍正帝开始住在养心殿,经常在养心殿东暖阁进膳。但膳随帝走,皇帝走到哪儿,传膳就跟到那里。皇帝身边总有几个“背桌子”的侍从。皇帝想吃饭,一声“传膳”令下,侍从立即将三张膳桌一字摆开。传膳太监从御膳房到皇帝用膳的地方,一溜小跑,鱼贯而入,把御膳房已准备好的御膳摆在膳桌上。皇帝用膳都是一个人,没有妻妾子女陪同,除非下旨让谁一起吃饭。只有年节才可能和家人一起用餐,也是单独一张餐桌。

主食两种:象眼小馒头、红豆水膳。

御膳时间:按照满洲习俗,一日两餐,早膳卯正(六时)二刻,晚膳午正(十二时)二刻,随季节变化提前或推后。除正餐外,还有小吃、点心,随时需要,另行承应。

从这份膳单可以看出,八十一岁高龄的乾隆皇帝,饮食品种方面有所减少,但还是有荤有素、有热有凉、有主有副、有干有稀。烹调方法还是蒸、炖、煮、烧、炒都有。肉食占比还是较大。但是两顿正餐之后,都没有加餐。鸡蛋也少见列入正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