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大秦帝国 第五部 铁血文明 > 分节阅读 107

分节阅读 107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失人才中,最为令人感慨者,便是商鞅。所以感慨者,一则是商鞅后来的惊世变

法改写了战国格局,二则是商鞅是魏惠王亲手放走的。商鞅的本来志向,是选择

魏国实现抱负。魏国历史的遗憾在于,当商鞅被丞相公叔痤三番几次举荐给魏惠

王时,魏惠王非但丝毫没有上心,甚至连杀这个人的兴趣都没有,麻木若此,岂

非天亡其国哉!

,魏国突然弥漫出一片敬贤求贤气象。这里有一个背景须得说明,否则不足以证

明魏国失才之荒谬。战国时期,魏国开文明风气之先,有识之士纷纷以到魏国求

学游历为荣耀,为必须。安邑、大梁两座都城,曾先后成为天下人才最为集中的

风华圣地,鲜有名士大家不游学魏国而能开阔眼界者。为此,魏国若想搜求人才

,可谓得天独厚也。可是,终魏惠王前、中期,大才纷纷流失,魏国竟一个也没

种种流失之后,此时的魏惠王突然大肆尊贤,又是何等一番风貌呢?

《史记・魏世家》载:“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召贤者。邹衍、淳于

髡、孟轲皆至梁。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

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你等老人家)不远千里,辱幸之弊邑

有留住。

魏惠王前、中期,从魏国流失的乾坤大才有四个:商鞅(卫人,魏国小吏)、

孙膑(齐人,先入魏任职)、乐毅(魏人,乐羊之后)、张仪(魏人)。若再加上此前

的吴起,此后的范雎、尉缭子,以及不计其数的后来在秦国与各国任官的各种士

子,可以说,魏国是当时天下政治家学问家及各种专家的滋生基地。在所有的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