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李岩 > 分节阅读 98

分节阅读 98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朝廷明明靠印纸币检了便宜,自己不维护纸币的信誉,这个便宜就检不到了。”

“我们首先就要建立纸币白银一比一的兑换处。纸币印多了,老百姓就会用纸币把银子换走。迫使我们不敢多印纸币。我们发现物价大涨,就要收回一些纸币,少发行一些纸币,维护我们纸币的信誉。”

“纸币没有信誉,前朝,还因为换新版纸币的时候,纸币两个数字才能换一个数字。就像二两银子只能换一两银子,谁愿意要?”

户部尚书说:“圣上算给臣解除一个疑问。纸币为什么使用不久,就倒了。完全是因为当时的朝廷不顾纸币的信誉,捡了便宜,就贪心过重,结果害得一点便宜也检不到了。”

李岩说:“尚书说得对,就拿收税来说。收税,朝廷就有银子开支。过多地收税,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老百姓起来造反,不要说收税,皇帝的位置也搞没有了。明朝加收三饷,害得皇帝也上吊了。”

李岩说:“我们现在的货币,是使用的银子。银子,我们大顺也不产。就是明朝的外贸,也是拿我们的货物,到外国去换银子。在灾荒的时候,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不是银子重要,是粮食重要。有银子没有粮食,还是要饿死。银子换回来多了,物价就要上涨。我们的货物不是去换银子,而是去换货物,社会就不会出现物价大量上涨的局面。”

“我们拿货物去换银子,我们就吃了一次亏。如果我们不是用的银子,是用的纸币。纸币是要我们朝廷印制。我们朝廷就由于印纸币,增加了朝廷的货币,我们可以用纸币到老百姓手里买东西。据说这叫印币税。就是说,我们用纸就可以换回物资,增加我们的开支。”

“用纸币,我们还可以换回老百姓手里的银子。我们拿着银子还可以在外国去买回货物。”

李岩想起美国,就靠印美元,换取了世界的大量商品。世界各国,还争着拿自己的廉价的商品,去换美国的纸。美国为什么这样富裕,就靠这样高级的掠夺。一定要在这上面下功夫!

户部的尚书说:“皇上,靠印纸币不行啊!”

“中庸说,要反对不及和过。我们见到纸币的利益不用,就是‘不及’,多印纸币就是‘过’。”

第九十四章金星砍头

户部尚书问:“皇上,我们知道了纸币的好处,怎样才能使纸币在大顺推开呢?”

李岩说:“我们这次不是要收草料、收粮食吗?现在我们需要在各地建立‘银票白银兑换处’,拿几百万两银子放在各地。收草料粮食的时候,我们就发银票。老百姓当然不愿意要,就叫他们拿着银票到兑换处去换银子。银票就使用起来。我们要下告示银票与银子同时在市场上流通,价值相等。那些要到外地做生意的,就会拿白银来换银票。到了买东西的地方,又用银票去换银子。纸币比银子,在路途中就方便多了。卖东西的商人,见银子可以兑换,就乐意使用银票。银票在商业上就用起来了。随着商人愿意要银票的多起来,我们的银票就可以多发出去了。还可以收回白银。”

“从宋朝开始,北宋、南宋、元朝、明朝。都印过纸币,结果都不得不宣布停止使用纸币。”

“你说得不错!他们都印过纸币,他们都宣布废除纸币。原因在什么地方。这样好的东西,到时候,大家都不敢用?”

民国的时候,据说票子“倒蹬”,可能就是历史上纸币倒掉的生动例子。

李岩说:“这样好的事情,为什么最后不敢使用?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假设社会需要二千万两银子就能够维持物价不涨不跌。去年东西生产多了,就需要更多的银子供市场去流通。假设二千二百万两银子就够了,如果我们今年印二百万两银子,就合适了,我们今年印了五百万两银子,市场物价上涨了,社会还能承受。印一千万两,市场就绝对不能承受。今年印超了,明年印超了。市场就会物价大涨。后年再超印纸币。大家都不用纸币了,纸币自然就成了废纸。”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