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朱由检走开,只剩王承恩独自摇头叹息。
魏忠贤匆匆奔入签押房。刘公公等心腹早已在此等候,看见魏忠贤,一齐折腰。魏忠贤冷声问:“差使办得如何了?”刘公公秉报:“内宫已与外界完全隔绝。王公大臣不得入内,宫女太监不得任意走动。”
另一个太监秉报:“大内所有宫门都已加派了锦衣卫,京城各处也驻上了御林军。”
再一个太监秉报:“已传命各王公大臣家中的卧底,严密监视,如有异常,随时密报。”
魏忠贤颔首,面色缓了过来,说:“好好。信王府那里呢,朱由检可有什么动静?”刘公公迟疑着,说:“据刘长贵密报,信王朱由检整日的翻箱倒柜,关着门打点行装。”魏忠贤冷笑一声,说:“让他安安心心的打点行装吧,让他自以为能够展翅高飞吧……听着,这几天是性命关天的日子。皇上如果吉祥无事,老夫有吉祥无事的安排。皇上如果龙驭归天,老夫也有应变大计,你们务必要各守其职,随时听候号令,不得有误!”
“什么?”
王承恩又说:“魏忠贤还知道,王爷的用意是‘离京避祸’。”
“看来,王府里真有奸贼。”
王承恩沉呤着,回答说:“凡有人群的地方,就必定有奸贼!”朱由检低喝:“是谁?”王承恩示意院中忙碌的人群,这时他们都看见家仆刘长贵正眼珠乱转,举止不安。
朱由检挺立着,怒目而视。王承恩将刘长贵带来了,后面跟着两个家丁。刘长贵满面笑容地折腰:“小的叩见王爷。”朱由检大喝一声:“跪下!”刘长贵战战兢兢跪下了。朱由检厉声道:“说吧,魏忠贤给了你多少银子?你替东厂做耳目有多久了?”刘长贵大惊失色,说:“王爷,小的万万不敢呀……”
众太监应喏一片:“遵命。”
宫门外,锦衣卫林立,宫内飘来一阵悦耳的声乐。一个护卫侧耳听了听,不解地问旁边的护卫:“陈头,皇上听戏哪,干嘛叫我们添兵加岗?”
“我也不知道,叫守着就守着呗。”
这时,魏忠贤从玉道间走来,锦衣卫赶紧正容挺直。暖阁内,天启帝卧于龙榻,昏睡不醒。那个老太医闭着眼在给天启帝把脉,但他自己的手却在一阵阵颤抖。宫角屏风后面坐着一群戏班子,男女优伶们在低呤浅唱,丝弦如缕……仿佛天启帝太平无事,正沉溺于声乐之中。魏忠贤走到老太医背后,低声问:“怎么样?”
老太医一惊,睁开眼,颤声说:“脉息时有时无……只怕熬不过今夜了。”魏忠贤沉着脸走开。屏风后的优伶们看见他,立刻寂静。
“大胆!就在昨儿傍晚,你还私自外出,给东厂通风报信,说我提前离京是为‘避祸’。”刘长贵委屈地掉下泪来,说:“王爷,小的昨儿晚上是去了趟东四口,那儿有小的一个相好,小的给她送了点安家银子。告诉她,小的要跟她分手了,要跟着王爷外放了。她劝小的别离京。小的说‘不成,小的受过王爷大恩,小的要生生世世侍候王爷’,呜呜呜……”
朱由检似被感动,疑惑地看了王承恩一眼。王承恩冷笑着上前一步,说:“本事不错,确实不错,连王爷都快被你感动了!……我问你,你是万历三十年进京的吧,祖籍山东,原姓吴,贱名吴小溜子,是不是?”刘长贵颤声回答:“是。”王承恩又说:“为什么又改姓刘了呢?因为,东厂十三太保中排位第五的刘公公,看你聪明伶俐,把你收归门下,赏你一个新名‘刘长贵’。十二年前,又把你安插进王府来当卧底,那年,王爷才六岁,什么都不知道啊。……甭慌,没完呢!你在东四口是有个相好的,那院子里还有棵老槐树,对不对?那地方正是东厂的窝点,潜伏在京城各王公大臣家里的卧底,都定期到那去碰头。……甭慌,还没完呢!我听说啊,东厂的鹰犬,腋下都剌有标记,不知你身上有没有……”王承恩出其不意地撕掉刘长贵衣衫,拧起他胳膊一看,腋下果然剌着一个黑色图案。
朱由检愤怒地大吼:“你这狗奴才!”刘长贵扑地长泣,道:“小的罪该万死,刘太监逼迫小的做贼啊,小的全家性命都在他手里,小的不干不行啊!……王爷、王爷,小的侍候您十多年了,小的背过您、抱过您,夏天给您扇风儿,冬天给您烧热炕,求王爷看在旧日情份上,饶小的一命吧,呜呜呜……”
朱由检怒不可遏,背对跪在地上的刘长贵,挺立在那里。待立的王承恩和哭泣不止的刘长贵都在等他的发落。朱由检终于转过身,对王承恩说:“赏他五十两银子,让他滚出王府,永不相见。”刘长贵以首叩地,口中感恩不已。
朱由检掉头便走。王承恩快步撵上朱由检,在他身边急道:“王爷、王爷!……此贼不能饶啊。东厂的鹰犬,个个都是死心塌地的效忠魏忠贤。咱们要么别揭露他,既然揭露了,就不能让他活着出王府!”朱由检犹豫片刻,奇#書*網收集整理叹道:“算了,反正咱们也要离开京城了,积点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