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雷达屏幕上的光斑
“是!”梁荣把“蓝箭”的时速提高到90公里了。
32岁、海军出身的李艇长早已跑到后甲板,向查私小组的四名同志交代了任务和方法,看着他们一个个跳下去,那摩托快艇便像离弦箭一般的飞射出去了。
在李艇长的夜视仪(望远镜)里,海面变得明亮而碧绿,摩托快艇昂着头,拖着一条白色浪花尾巴,载着四名全副武装的青年水上查私员,真的像飞鱼一样飘然而去……
小徐的雷达屏幕上又添了一个细小而快速移动的电子光斑。如果它稍微偏离了方向,母艇的无线电对讲机就会及时告知,保证它以最高的速度直扑猎物。
与此同时,遵照何教授的命令,公安侦缉队长梁荣驾驶着蓝箭牌越野车,与蔡军一起,沿着盘山公路直插大鹏湾海滩,从陆路堵截……
一小时以后,对讲机里传来助手小蔡的声音:“教授!走私的内地渔船抓获了,由摩托快艇押回基地,做进一步审查。可是它已经卸掉了私货,被一辆卡车运跑!”
“艇长!您快来看看。”
803号缉私艇的雷达监测员小徐叫了一声。李艇长与何教授立刻从指挥台的铁梯走下来,钻进驾驶室,俯身细看这直径400毫米的圆形荧光屏。
漆黑的夜,轻微而有节奏的海浪拍打着缉私艇的舷帮,推得船身像大摇篮般左右晃荡。它抛锚了,熄灯灭火,躲在大鹏湾的小岛背后打埋伏。只有高高的指挥塔顶上那横担形状的雷达天线不停地作360度旋转——它是舰艇的眼睛,监视着方圆数十海里海面上所有的航行的船只。
与天线旋转的方位和速度同步,在雷达监测仪的圆形屏幕上也有一条发亮的横线,不停地旋转扫描。何教授感到自己的学问毕竟有限,缺少雷达专业知识,不能用科学术语与小徐交谈。怕闹笑话,他就紧闭着嘴巴不说话。在他眼里,这圆形的荧光屏恰似一面大电钟,旋转扫描的亮线很像它的秒针,又比秒针转得快,大约一秒钟就转一圈儿,钟面上有清晰的海图和刻度,经纬分明,秒针扫到哪里,哪儿的大小岛屿、灯塔、船只和一切水面漂浮物体就都变成了闪闪发亮的电子光斑,有如满天繁星,朝你乱眨眼。
“艇长,您看这条渔船……”小徐指着一个光斑。
“小蔡,你们在哪儿?”何教授问。
“我们正在追踪呀!船老板交代,私货是一家乡办工厂从香港偷运的收录机散件。”
“什么乡办工厂?”
梁荣的声音:“船老板说不清楚。我们能追上它!”
“阿梁!”何教授大声说,“咬住不放!”
“好!它没有逃过咱们小徐的眼睛。”李艇长夸奖着。
“放摩托快艇扑过去吧?”小徐问。
李艇长没下命令,转过头来请示何教授:“我看是一艘内地渔船在捣鬼。黑着灯,不靠码头,您看,它在这儿——大鹏湾的海滩上停泊了。估计是在滩涂上卸私货。这儿紧靠公路,可能还有汽车接货。”
“双管齐下!”何教授下决心是非常迅速的。
李艇长揿响了电铃——一长三短,这是放快艇的信号。水上查私员立刻跑到后甲板上,起重机舒展铁臂,将舰载的摩托快艇吊将起来,又迅速放下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