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古代汉语 > 第179章

第179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诗中抒发了自己官场失意的颓丧心情,并表示决心退隐。[2]虬(qiú),传说中有角的龙。媚,喜爱。幽姿,指隐居不现的姿态。响远音,叫出传得很远的声音。这是说虬与鸿都能各得其所。[3]薄,迫近。云浮,指在云霄中浮游的鸿。[4]怍(zuò),惭愧。渊沈,指在深渊中潜藏的虬。[5]进德,增进品德,这里指做一番事业。《周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6]徇(xùn),从。徇禄,指做官。反,返。一本作"及"。穷海,边远的海滨,指永嘉郡。这是说到永嘉做太守。[7]痾(ē),病。空林,僻静的树林。[8]衾,被子。衾枕,指卧病於衾枕。昧,不明,分不清。节候,季候。[9]褰(qiān),揭起。褰开,指揭起窗帷打开窗户。窥临,临窗窥看。[10]聆(líng),听。波澜,指波澜的声音。[11]岖嶔(qīn),山高峻的样子,这里指高山。[12]景,日光。初景,指初春的日光。革,革除。绪风,余风,指冬天残余的风。[13]阳,古代以春夏为阳,这里专指春。阴,古代以秋冬为阴,这里专指冬。[14]变鸣禽,鸣禽随季节而换了种类。[15]祁祁,《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参看第二册491页)。豳歌,即指《豳风》。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吟,即指《招隐士》,《招隐士》是楚辞,所以说"楚吟"。这表示因春景引起了感伤。[16]索居,散居,独居。易永久,指容易感到时间长久。群,指朋友。难处心,指难以安排孤寂的心情。《礼记·檀弓上》:"吾离群索居,亦已久矣。"[17]大意是:保持节操,遁世无闷,难道只有古人能做到?今天也可以在我身上来证明。持节,保持节操。无闷,没有烦闷。《周易·乾卦》:"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为世俗所移易),不成乎名,遁世无闷。'"(遁,音dùn,逃。遁世,避世。)征,验,证明。音,沈,任(rén),林,临,嶔,阴,禽,吟,心,今,押韵。

鲍照鲍照(公元?-466),字明远,南朝宋东海(故治在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宋文帝时官中书舍人,后任临海王刘子顼(xū)的参军,所以称为"鲍参军"。子顼作乱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他有远大的抱负,想做一番事业,但因出身寒微,受到门阀制度的限制,以致屈居下位;又正当南北分立,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所以他的诗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恢复中原的愿望。诗的语言精炼,风格俊拔,是刘宋诗人中最突出的一人,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有《鲍参军集》。近人黄节有注本。

拟行路难[1](一)泻水置平地[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3]。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4]?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5]。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6][1]《行路难》本是汉代歌谣,后已失传。《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鲍照依照它的本旨,共写了十九首。这里选了两首,每首的小标题是编者加的。[2]泻,倾倒(dào)。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门阀制度压抑下内心的矛盾和无可奈何的不平心情。[3]比喻同样是人,而门第高下,贫富贵贱不齐,使得每人的遭遇各有不同。[4]流,愁,押韵。[5]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了唱《行路难》的歌。[6]吞声,声音要发出又吞回去。踯躅(zhízhú),徘徊不进的样子,这里是想说不说的样子。宽,难,言,押韵。(二)对案不能食[1]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2]?弃置罢官去[3],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4]。[1]案,古代进食用的有短足的托盘。这首诗表现了强烈的不平与愤慨。[2]蹀躞(diéxiè),叠韵连绵词,小步走路的样子。垂羽翼,形容失意丧气的样子。[3]弃置,一作弃檄,指扔下公文。[4]孤,寒微势孤。食,息,翼,息,侧,织,直,押韵。

谢朓谢朓(公元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北)人。南朝齐时,累官中书郎、尚书吏部郎,又曾做过宣城太守,所以人称"谢宣城"。他和谢灵运是同族,因而又有"小谢"之称。东昏侯永元元年,由於受人诬陷,下狱死。他是永明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写了很多山水诗,比较彻底地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使山水诗在谢灵运之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谢宣城集》。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2]。白日丽飞甍[3],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4],澄江静如练[5]。喧鸟覆春洲[6],杂英满芳甸[7]。去矣方滞淫[8],怀哉罢欢宴[9]。佳期怅何许[10],泪下如流霰[11]。有情知望乡,谁能缜不变[12]?[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还望,回头眺望。京邑,指建业,即今南京。这首诗写登三山所见美景和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2]灞,水名,流经长安城东。涘(sì),岸。王粲《七哀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河阳,故城在今河南孟县西。京县,指洛阳。晋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这里以王粲、潘岳的望京师比喻自己还望京邑。[3]白日,指太阳。丽,使动用法。甍(méng),屋脊。飞甍,高耸如飞的屋脊。[4]绮,有花纹的丝织品。[5]澄江,清澈的江水。练,洁白的熟绢。[6]覆,盖。覆春洲,这是极言鸟多。[7]杂英,各色的花。甸,郊外。[8]大意是:我要离开京邑了,将久留在外。方,将。滞淫,久留。[9]大意是:想念啊,那停止了的故乡的欢宴。[10]大意是:为了归期,惆怅到什么地步啊!佳期,指归期。何许,等於说何所。[11]霰(xiàn),雪珠。[12]缜(zhěn),通鬒,黑发,一本作"鬐"。变,指变白。

庾信

拟咏怀[1]

楚材称晋用[2]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3]。离宫延子产[4],羁旅接陈完[5]。寓卫非所寓[6],安齐独未安[7]。雪泣悲去鲁[8],凄然忆相韩[9]。惟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10]。[1]《拟咏怀》,倪璠注《庾子山集》说这是拟阮籍《咏怀》而成,但《艺文类聚》无"拟"字。《拟咏怀》共二十七首,大都是写身世之感和乡关之思的。这里只选一首。[2]这个标题是编者加的。楚材,楚国的人材。称(chèn),适合。用,使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杜预注:"言楚亡臣多在晋。"[3]即赵冠,等於说戴赵国的冠。《后汉书·舆服志》:"武冠,……谓之赵惠文冠。胡广说曰:'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璫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灭赵,以其君冠赐近臣。'"[4]离宫,行宫,这里指招待外宾的宾馆。延,引进。这句是用子产坏垣的故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子产佐郑伯到晋国,晋侯不接见。子产使人毁掉宾馆的墙,把车马赶进去。这里用以表示出使的意思。[5]羁旅,参看《哀江南赋序》注,见第三册1161页注〔26〕。接,接待。陈完,春秋时陈国的公子。《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陈公子完奔齐,齐侯想使他为卿,他自称"羁旅之臣",不肯接受。这里是说自己出使西魏,成为羁旅之臣。[6]寓卫,《诗经·邶风·式微》序:"黎侯寓於卫,其臣劝以归也。"当时黎侯为狄人所逐,黎侯弃其国而寄寓在卫国。[7]安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重耳出亡到齐国,齐桓公把女儿嫁给他,他於是有安居的意思,不再图谋复国。这里是说自己并不甘心乐意留在北朝。[8]雪泣,拭泪。去鲁,《韩诗外传》卷三:"孔子去鲁,迟迟乎其行也。"[9]相韩,《史记·留侯世家》载:韩国亡后,张良用全部家财访求刺客,要刺杀秦始皇,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庾信和他父亲庾肩吾都在梁做官,所以用张良五世相韩作比。这里写怀念故国。[10]穷途,参看《滕王阁序》注,见第三册1176页注〔27〕。这里是说自己有无路可走之悲。冠,完,安,韩,难,押韵。

唐宋五言古体诗

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后来,他父亲迁居於蒲(今山西永济县),於是为蒲人。王维少年即有文才,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中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长安失陷,王维被俘,后来接受了安禄山封给他的官职。乱平之后,贬官为太子中允,后来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世人又称他为王右丞。王维以田园山水诗著称,文笔清雅。著有《王右丞集》,最流行的注本是清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笺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